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恒等式为记账原理,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通过会计账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会计账户中的借与贷,表明记账的方向,所有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结构。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账户:借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贷表示减少。
负债类、收益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借贷记账法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账户的作用:是分类、记录、整理、汇总原始数据和其他会计资料的手段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方、右方。一方登记增加,一方登记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其左方一律为借方,右方一律为贷方。
账户基本结构: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和摘要;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和余额。
账户分设增加、减少、余额三个部分是账户的基本结构。
增减变动及变动结果:
1.本期发生额: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包括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2.余额:一定时期记账的结果,是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包括本期期初余额和本期期末余额。
3.计算:上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按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等五类。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的具体形式,即6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结构有账户式和报告式的是(资产负债表)。
2.资产负债表结构设置的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不应直接计入利润表的是(制造费用)。
4.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5.目前,我国会计核算中收付实现制的应用范围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中除经营业务以外的业务)。
6.在计算企业营业利润时需要考虑的项目有()。
7. 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编制的依据有()。
8.属于会计法规体系的有()。
9. 会计工作组织形式包括()。
10. 设置会计机构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11.财务报表是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对)
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应用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错!
13.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等等。(对)
14.利润包括收入与相关费用比较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对)
15.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相对立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