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

600747

2024秋季学期
6727人加入学习
(7人评价)
教学计划
抱歉,请联系老师帮您加入课程进行学习

1-5:没有一个是A

6ABCE,

7ABC,

8ABCD

9AB

10ABC

11-15:对错对对错

[展开全文]

采购业务涉及的主要账户
在途物资 (材料采购)
期初余额增加额--减少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原材料
期初余额减少额--增加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展开全文]

1.企业的筹资:
筹资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恰当的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企业筹资的目的:
基本目的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三方面的动机:
第一是扩张性筹资动机
第二是调整性筹资动机
第三是混合性筹资动机
企业资金的来源:企业的资金来源--投资者投入-债权人借入
2.筹资业务涉及的主要账户:
实收资本--减少额-期初余额增加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短期借款
减少额--期初余额增加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长期借款
增加额--期初余额减少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银行存款
期初余额增加额--减少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固定资产
期初余额增加额--减少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无形资产
期初余额增加额--减少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展开全文]

1.什么是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界定工作立场、工作内容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假设有何作用:
确定企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信息经济权利和责任的主体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4.什么是持续经营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5.什么是会计分期
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
一种修订
6.什么是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单位,来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
我国的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

[展开全文]

1.什么是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当前国内外普遍运用的一种
复式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
2.什么是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恒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和“贷”作为记账方法,通过会计账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依据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每一项经济业务,以不同方向、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每一项经济业务,以不同方向、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

[展开全文]

1.账户的结构及要素:
账户的名称
账户的日期和摘要
账户的增、减金额及余额
账户的凭证号数
2.账户的分类
资产类:是用来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的账户
流动资产类户、非流动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承担负债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的账户、流动负债类户、长期负债类
账户
共同类:是反映具有资产和负债双重性质的账户,按账户余额的方向分为反映资产的账户和反映负债的账户
所有者椒益类:是用来核算和监督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的账户、投入资本所有者权益账户、资本积累所有者权益账户
成本类:是用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账户、直接计入成本类账户、分配计入成本账户
损益类:是指其在一定时期的发生额合计要在当期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确定一定时期内损益的账户、营业损益类户、非营业损益类账户

[展开全文]
刘玉梅 · 2023-06-28 · 账户 0

账户的作用:账户是分类、记录、整理和汇总原始数据和其他会计资料的手段。
账户结构:
(1)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其左方一律称为“借方其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增减变动及变动结果
(1.)本期发生额: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包括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2)余额:一定时期记账的结果,是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包括本期期初余额和本期期末余额。
(3)计算:上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1) 联系: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分类相对应
(2) 区别:
(1) 账户有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能够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
(2)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不具有格式和结构,不能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

[展开全文]
刘玉梅 · 2023-06-28 · 账户 0

1.会计科目的作用:
是编制会计凭证、设置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
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为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2.会计科目的分类
资产类
负债类
共同类
所有者权益类
损益类
成本类

[展开全文]

1.什么是会计基础:
(1.)会计事项的记账
(2.)基础确认企业收入、支出、费用入账时间的标准
(3.)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的基
(4.)确定当期损益的标准
2.什么是权责发生制
(1.)确认收支:以权利和责任的归属为基础
(2.)本期收支:凡是权利或责任应属本期的收入或费用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使各个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实现合理配比所计量出来的利润也比较合理
权责发生制

核心:以权利和责任来确认收支
最大优点:
能够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3.什么是收付实现制:
(1)对各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实际收到或付出款项作为确认标准
(2)确认收支:已经收到或付出
收付实现制缺点:
收入和费用缺乏合理的配比,所计算的利润也不够合理
二者比较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
缺点:比较复杂
收付实现制的优点:计算简单
缺点:对盈亏计算不准确

[展开全文]

1.会计等式的分类:
1.静态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2.动态等式
收入 -费用=利润
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组合而成
3.综合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
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
2.会计等式的作用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

[展开全文]

公允价值的优点
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
收入和费用配比
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公允价值的缺点
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可靠性的要求

[展开全文]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和成本类科目。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不同,可划分为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

二、资产类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坏帐准备、交易性金融资产、原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发出商品、存货跌价资金准备、委托代销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三、负债类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交税费、应付利息、预收帐款、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四、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盈余公积、利润分配、资本公积、本年利润、其他综合收益。

五、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六、损益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资产处置损益

[展开全文]

一、现金流量表采用报告式结构

[展开全文]

一、利润表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二、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三、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四、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展开全文]
郭日艳 · 2023-05-29 · 利润表 0

一、利润表的格式:单步式、多步式。

二、营业利润的计算:营业收入-相关成本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三、利润总额的计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四、净利润的计算: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五、综合收益的计算:综合收益=净利润(净亏损)+其他综合收益

[展开全文]
郭日艳 · 2023-05-29 · 利润表 0

一、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表首概括地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

二、资产负债表正表的格式:报告式、帐户式

三、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资产项目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2、负债类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3、所有者权益类分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展开全文]

一、财务报表的分类:1、按报表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分为:静态报表、动态报表。2、按编报的时间分为:月报、季报、年报。3、按

[展开全文]

一、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财务报表说明

[展开全文]

一、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和中期财务报告

一、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中期报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展开全文]

一、结帐:日结、月结、季结、年结

[展开全文]
郭日艳 · 2023-05-29 · 结账 0

课程特色

文档(23)
视频(31)
PPT(31)
考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