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府形式,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组织理论为指导思想,直接总结了我党革命根据地时期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 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体制。
政府职能的特点
政府在社会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行政权力的掌握者和行使者,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
没有政府,社会就不可能自发地形成秩序,市场也不可能进行正常的竞争,社会组织也不可能自发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
政府掌握和行使行政权力,并且国家赋予一定的强制的权力。
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
政府系统是一个管理系统,也是一个职能目标系统。特点是保证政府管理的有效,井然有序和公平。
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不可替代性是指政府职能只能由政府来行使才有效,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或者不能替代,也不可能管理好。
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政府各种职能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服务性。政府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是政府应尽的义务。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的问题。
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1、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行政
2、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1)政治环境与公共行政。政党制度、阶级状况、法律制度、政治文化等构成了这个国家公共行政的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与公共行政。经济环境决定行政体制、行政目标、行政行为、行政方法和手段。(3)文化环境与公共行政。文化环境是由意识形态首先伦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要素的总和。( 4)国际环境与公共行政。国际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关系。
行政环境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是互相适应、互相作用的关系。是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公共行政。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1936年发表《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1947年发表《政府生态学》
1957年里格斯发表《比较公共行政模式》,1961年《公共行政生态学》,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开了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河。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两便型,二是衍射型,三是棱柱型。
公共行政生态学研究的领域: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文化环境与公共行政环相互影响,心理环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生理环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取向:(1)传统管理取向和新公共管理取向。(2)政治取向;(3)法律取向,有三个源头,一是行政法,二是公共行政司法法的发展,三是宪法。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1)要求用马列广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引进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并对他们进行杨弃。(2)必须结合我国国情。(3)必须发掘我国古代行政管理的优秀文化遗产。
3、哲学研究方法
4、跨学科研究方法。
5、实证研究方法。
6、比较研究方法。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政府能管什么。是指行政环境。
2、研究政府应管什么。指政府职能。
3、研究政府管理由谁来管。指政府管理的主体是谁。即公共组织、行政体制、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行政。
4、研究政府管理怎么管。首先是政府管理的过程,即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其次是政府管理的失据,即法治行政、行政方法和公共财政。
5、研究政府管理为什么管,即是管理的目的。政府管理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公平。即行政效率和行政改革。
六、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
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
孙中山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思想,并且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935年张金鉴出版了《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这是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
1936年江康出版了《行政学原理》,1943年,成立了中国行政学会,出版了《行政学季刊》
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70至今)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生是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必然产物。它主张市场至上,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主张企业家型政府;主张将一些公共部门私有化,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主张权力下放,主张引入竞争机制,顾客至上等。强调结果而不是过程等。新公共管理是以效率为中心的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