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4385

2024春季学期
48581人加入学习
(294人评价)
教学计划
抱歉,请联系老师帮您加入课程进行学习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党和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百业待兴,多项改革措施,亟待年富力强且具有专业知识的中青年干部挑起大梁,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并率先垂范的影响下,以领导干部退休制度为起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拉开序幕,1986年9月29日,邓小平指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1986年11月,在和日本首相曾根康弘谈话时提出,近期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向着三个目标进行,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这主要是指干部对的“四化”,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工人、农民、和识分子的积极性,这主要涉及到权力下放的问题。干部制度改革!改革之初,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中存在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特权现象、干部终身制现象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时,邓小平指出: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因此,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就是要从制度上根治这些问题,为此,要修改宪法,1982年,1982年两次修改《宪法》。《宪法》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要建立人才选拔制度,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标准选人、用人。要建立退休制度,1982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正式标志着废除实际存在着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同年,为解决党内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问题,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继续发挥老同志的余热。邓小平和陈云先后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92年,中央顾问委员会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正式走入历史。此外,还涉及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各企事业单位要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等等具体改革措施。精简机构!改革之前,国务院工作部门多达百个,人员编制达到5.1万人,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清,工作相互推诿。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称,机构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讲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致官气十足。随后,在邓小平的着力倡导下,自1982年开始,党和国家领导机构,先后在1982、1988、1993年集中进行了3次机构改革。合并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机构,适当加强决策咨询和调节。监督、审计、信息部门转变综合部门的工作方式,撤销因人设事的机构,裁减人浮于事部门的人员等措施,精简机构就是要从转变职能入手,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的要求,从机构配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贯彻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开展政府工作机构改革。权力下放!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需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给予企事业单位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所以,需要进一步推进权力下放,在遵循凡是适宜于下面办的事,都由下面决定和实行的原则下,着力解决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党和政府与群众组织三大关系,具体来说,首先要逐步划清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作到地方的政策地方管,中央的职责是提出大政方针并进行监督。其次,在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上,要将经营管理权下入到企事业单位。再次,在党和政府与群众组织上,要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作到群众的事情由自己依法去办,坚持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采取正确的原则和方针。根据邓小平的相关论述,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正是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展开全文]

       1992年1月22日,邓小平南巡抵达深圳的第四天,在与省市负责人的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党的十四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挂钩,简单地排斥市场经济,但现实中采用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渐显现出了问题,“大锅饭”“铁饭碗”的存在,越来越难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也在公有制基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证、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作了十分清楚透彻、精辟的总回答,他要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和多年来实行的经济模式,为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计划和市场经济少动的调节,各有优势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以往所坚持的计划经济,曾经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调动人力物力,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搞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研制了氢弹、原子弹、贵昆铁路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接轨,南京长江大桥顺利峻工,建成了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市场经济借助价格规律,竞争规律等,能够更加灵活,准确、迅速地反映代供求关系变化,有助于对资源做出合理的配置,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如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和世界对于智能化手机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面对这一趋势,国人涌现诸多优秀企业,如华为、小米、联想等研发出一系列高品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收获良好的业绩,并得到一致好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相结合。

     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并不具有制度属性,它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鲜明特色,优势所在。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如我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如在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尖端技术,特殊产口,公用基础设施。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由国家来严格把关。同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百公有制成分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流年发活力和提高效率中的重要作用。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有利于发展人们之间平等、和谐的经济关系,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如企业、按照生产过程中,员工所提供的技术,信息、管理进行分配。有利于让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惠及全体人民。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展开全文]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造访邻国日本。”怎么样“”乘新干线后有什么想法?“”我就感觉到快,人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更合适了。上此次日本之行,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后来说到:“现代化是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一个样,70年代又是一个样,历史给中国发展的机遇不多了,历史给他提供的机遇也不多了,中日之间现代化发展的差距,增强了邓小平发展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急迫心情,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打破思想藩篱,更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深入开展改革。改革不能闭门造车,中国人永远都不应该忘记。百年前因为闭关锁国而自认为天朝上邦的愚味与落后,更不应忘记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洪流所受的屈辱,中国人最能体会到封闭就会愚味,封闭就会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因此也深知”封闭则衰,开放则兴“的道理。要改革就必须开放。开放了就要跟进改革,今天,如果我们追溯偶看国逐渐融入世界,以及带来这一切的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安徽凤阳小岗村,以不到100米的海拔标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高地立下生死契,按下18枚红手印,释放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动力。4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成为改革开放一声春雷,冲破思想桎梏,唤醒沉睡的大地,正是从那一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开启了伟大的实践征程。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开始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称之为”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施,”分田一户,自负盈㺮“的家庭联关承包责任制,在此,在对内改革方面,从农村问题扩展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到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逐渐形成全方位的对内改革局面,在对外方面,1979年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扇”窗“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杀出了一条“血路”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批准,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1985年,双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 第七届全国人大又通过了在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的决议,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大会上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仙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改革开放取得的瞩目成就使我们坚信这一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推进海南自贸港的建设, 是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标杆。正如邓小平在1985年所说:"改革的性质就如同曾经的一场革命"改革开放是以中国共产党为先锋队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我的革命,我们必人要用刮骨疗毒的勇气,,有勇气自我革新的魄力,才能摆脱过去的落后状态,才能真正走上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名句经常回荡在耳边,:不管黑猫白猫,捉住 老鼠就是好猫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特区是姓“社”不姓“资”。蕴含着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动力和深层智慧。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过往,中国GDP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15位提升到现在的世界第二位,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目前中国已经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工业种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六类的国家,民营企业就业人口占比从1978年几乎为零上升到2016年的77.6%,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改革开改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今天民族复兴也必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

[展开全文]

1983年2月6日到27日,在20多天的时间里,邓小平经江苏到淅江,再从淅江到上海,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索着。在江办,苏州市的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在这样水平上吃穿问题解决了,住房面积人均达到20平方米,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在减少了。到了杭州,进任浙江省委书记的铁瑛后来回忆说:”1983年2月,小平同志到杭州来,主要是想在这里研究一下到2000年是不是可以达到翻两番,怎么样个翻法。就这样,经过实地考察,反复思考,在他的脑海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逐步形成。1987年,邓小平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温饱问题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一步,1982年5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利比里亚国家元首多伊时指出:“建国以来,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基本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粮食达到自给。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旧中国长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人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下,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特别遇到荒时暴月更是难以生存。解放以后,我们党和国家把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我们运用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力量,依靠全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使我国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成功地解决了11亿人口的吃饭穿衣和脱贫致富问题,据统计,全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每人每年76元,提高到1988年的63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3.7&,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一部分居民生活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小康即“温饱有余,富裕不足”“达到小康水i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当时太平正芳向中国个个现代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邓小平说:“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翻两番,按人口平均达到800-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小康水平意味着全国人民在吃、穿、住、用、行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和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基本生活资料得到满足,食物结构和营养质量改善,衣着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耐用消费品有较多增加,城乡人民居住条件将有明显改善,城镇和绝大部分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大城市基本普及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民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医疗卫生和生活环境 质量较大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进一步提高,体育事业有较大发展。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南志80年代初在提出用2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时说过:”这是雄心壮志,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综合国力就会再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的综合国力就会再上一个大的台阶,人民生活将显著提高,虽然还是处于小康阶段,但是与2000年的小康水平相比,将是更加宽裕的,一位外国评论家指出:中国提出七十年的发展战略,这样长期的目标,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邓小平说:正如他在视察我国南方时说:”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

     1992年,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展开全文]

     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同志乘坐专列从北京南下,沿途不停,18日抵达武昌。19日抵达深圳。22日,邓小平在同省市负责人讲话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诸多任务中最为根本的一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穷的普遍化“。列宁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邓小平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生产力是禅 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980年4月12日,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邓小平谈到: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还将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统一了起来,摈弃了以往仅仅将革命看作解放生产力的观念。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制度,体制方面的弊端进行改革,挣脱对生产力的发展束缚,提出,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也具有有重要作用。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与捷克斯洛伐总统胡萨克会见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77年下半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他自告奋勇抓教育工作,他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978年3、4月相继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指出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的功动者。他代表党中央发出号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以这两次大会为契机,中国迎来了科学教育事业的春天,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私有制社会,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称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被统治阶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种种罪恶和不平等现象的总根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未来社会进行描述时,曾将消灭私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其基本特征。他指出:一个公有制占有体,一个共同富裕,这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将公有制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两条根本原则,因为没有公有制就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就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就不可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实现共同富裕。是历史上一切被压迫劳动人民,为之追求的共同理想,从陈胜、吴广的苟富贵、莫相忘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提倡均贫富以号召天下,但他们都不可能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它是一条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的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纠正了长期以来,以具体模式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20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谈到: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的变化。

[展开全文]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但同时也滋长了一些人急于求成的骄傲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要在生产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由此,全国拉开了大跃进的序幕,发动大跃进,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比如: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达到7000亿斤左右。由于忽视经济规律,欲速则不达,这是大跃进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后,认识到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这一思想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6%,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我国钢产量15.8万吨,是美国的0.5%,日本的5%,不到世界的1%。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此时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体为100年至200年间,1978年我国GDP总量,从1952年占世界GDP总量的5.2%下降为5.0%。这表明虽然经过新中国几十年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仍是中国的现实国情,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来加以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广大人民享有民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二是从社会发展程度上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成熟,不完善,不发达的初级阶段,比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地区和产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还比较落后,这个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需要大约100年时间,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是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问题,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发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中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并正式提出并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创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经过改革开放40年发展,党的基本咱线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这条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展开全文]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星“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阴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第一版正下方,赫然刊登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开头直接问: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答道: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观点,引用论证。又从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和民主解放革命史的实践经验客观佐证,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真理的标准,邓小平在得和这篇文章发表后,说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88),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涵及影响,一石激起干层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很快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亮明态度,我是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的。在此之后,邓小平在四川东北等地表明立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煽风点火“在青岛视察海军建设的时候,邓小平说:”不解决思想路线的问题,不实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实践是检验真理叭一标准》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问题,一个大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滞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是说,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的问题。自此之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在1980年12月强调提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就是实事求是。因此,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必要前提。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这样成为了历史的发动机,使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带着中国轰然前行,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指导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百业待兴的中国,呼唤着新思路的大手笔。1978年,十一届在事全会开幕前,召开了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会上,邓小平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正是这篇报告为人们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上,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思路和大手笔,更承载着人民对未来的热切期盼。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人民开始了新长征,从农村改革开始,中国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队以及党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提出和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诸多理论成果。习近平在2014年,纪念邓小平同志110年诞辰上的讲话中提到: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展开全文]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力十分衰弱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了10年左右时间,就创造出了原子弹爆炸,导弹发射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取得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荣耀。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苏争霸,美国到处挥舞“核大棒”的严峻局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增强我国国防力量。1955年3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宣布中国进入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新时期,稍后,成立了由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的中央三人小组,专门负责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工作,负责导弹事业的航空工业委员会,负责原子能事业的二机部也纷纷设立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在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基础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却历经坎坷,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于1960年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此情况下,开始进入全面自力更生的新阶段。1961年,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缩短战线,集中力量,加强各有关方面对原子能建设工业的支持,随后又成立了由周恩来牵并没有的中央专委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领导,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各地方、各部门、各部队大力协同,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坚持自力更生、过技术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破了第一枚原子弹。仅仅两年后,即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又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即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又在罗布泊试验靶场上空爆破成功,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有序进行,1958年,我国科学家提出了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的建议,这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拨出专款研制人造卫星。1960年,我国第一枚探空箭升空。1966年,中央专委员会原则批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一颗名为“东方红”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多,苏联用了四年,法国用了八年多,中国仅用了两年八个月,我国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技的辉煌成就,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赂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财时它所体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我们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风骨,让“两弹一星”精神再一次燃起。

[展开全文]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全面确立中国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又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么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击破的崭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但实践表明,照搬苏联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毛泽东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云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中国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春,为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陆续听取了国务院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等35个部委的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逐渐形成,毛泽东先后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成为9月份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围绕这一基本方针,毛泽东详细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处理好的十个方面的关系,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着眼调动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其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如何走出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第四、第五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第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实谈论的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主要是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领领域,如何调动起积极性问题。毛泽东的十大关系和基本方针,是适合当时我国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思想,在这路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主经济快速发展,用二十八年完成了西方二三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并跻身世界第六工业强国。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在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可循,如同攀登一座人迹罕至的高山,这里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更是弥足珍贵。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毛泽东在1960年6月《十年总结》中说:”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党中央对于《论十大关系》一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十八大报告中讲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今天,我国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揵报频传,强大中华的中国梦正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

[展开全文]

      1953年早春,当新民主主义社会乘风破浪扬帆起航之际,毛泽东已经开始考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问题了,以“一化三改”为标志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对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共和国乃至整个新中国的历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党和政府按照《共同纲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也开始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发展,社会面貌得到彻底改观,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朵奇葩。毛泽东描述到这个社会的前身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近百年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它的后身是社会主义的社会。指出了它过渡性的根本特征。1952年底到1953年初,随着抗美援朝可望结束,土地革命的任务,已经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一五计划即将开始,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1953年2月16日夜,毛泽东乘专列抵达武汉,进行了一系列考察活动,在武汉考察期间,他首次鲜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要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对私人工商业、手工业、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论断。1953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京举行,毛泽东第一次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作了守整的表述。6月到8月间,长达两个月的全国财经会议在京举行,毛泽东在会议报告中加写了他概括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法,他后来曾谈到:总路线的问题,没有七八月间的财经会议,许多同志是没有解决的。1953年12月,经毛泽东的修改,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专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形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和“左”倾的错误。

      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于同年9月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化和实现国家对农来、手工业的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毛泽东曾用一只振翅欲飞的鸟,作形象比喻,认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鸟“的主体)

三改: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鸟“的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是要解决生产关系即所有者的问题,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就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从1953年起,我国在有计划地执行一五计划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了有系统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毛泽东杰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展开全文]

      北京城最长的街是长安街,最长的胡同当属东交民巷,它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车流奔驰不息,人流接接踵摩肩的长安街相反,东交民巷路静人稀,鳞次栉比的西洋风格小楼,掩映在深密的国槐树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这条建于明朝的狭长巷子被划为使馆区,欧美日等与清政府有约,各国纷纷在这里建立产公使馆,按照国际法,外国公使的安全由驻在国派兵保护,1900年5月,全国借口保证使馆安全,强行派兵进驻东交民巷使馆区,违反国际法有关使馆不得驻兵的规定,建立兵营。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东交民巷使馆区由各国派兵驻守,中国人不得住在使馆区内,还规定北京到山海关12处地方,由和该国驻兵,这就形成了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驻兵的特权,清末大学士徐桐就住在东交民巷附近,他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另一首诗里还悲愤地写道:长安门外御河桥,轿马纷纷事早朝。不料皇宫居冠 地,炮台高筑欲凌宵。使馆界成为干涉中国内政的国中之国,中国政局一有波动,东交民巷就作出反应,纷纷增兵,对中国政府施加兵力,插手中国内政,1943年1月,为拉拢中国共同对日,英美政府分别和中国政府签订了新约,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接着中国又相继与比利时、荷兰、巴西、挪威、瑞典、加拿大等国签订了类似的条约和换文,显此,一切外国在华驻兵权应该被取消,然而抗战结束后不久内战即爆发,东交民巷的外国兵营仍旧保留,直到新中国建立,彻底收加礴交民巷外国兵营才有了可能。中国共产党早已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废除外国特权,不承认国民党时期的一切外交关系。

      1949年2月3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工整整进行了八个小时,装甲车开路,队伍沿永定门大街,前门大街,一路轰轰烈烈驶过东交民巷,显示中国人民废除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的决心。1949年7月10日,北平市军管会发布,《外国桥民临时登记办法》7月10日颁布执行。要求外国桥民从7月11日开始至9月26日,不管是国民党时期的外交官还是普通侨民,都必须到公安局外侨管理登记身份。

        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颁布发告:废除某些外国过云利用不平等 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在此项地产上所建筑之兵营及其他军用建筑因地主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 目前此项兵营及军用建筑因军事之需要予以征用;此项征用自布告之日起七日后实施。北京市公安局和市军管会外事处,共同组民了四个接收小组,1950年1月7日上午,以女干部白平为首的小组,以北京市军管会工作人员的身份向荷兰原领事费渊送达并宣读了命令。命他们在七天内将兵营腾出,军管会人员1月14日前来接收,费渊狡辩自己只是普通侨民,无权接受军管会的命令。与此同时,李幻山小组也正在美国兵营履行着同样的使命,美国原总领事柯乐博声称:美国兵营已改作总领馆办公楼,他要给北京市军管会写信抗议。法国原领事伯亚乐也给北京市军管会写了书面声明,如军管会进行征用,法政府将提出抗议。北京市军管会把这些抗议信退了回去,并派人在1月13日到各兵营督促,称军管会第二天准时来接收。1月14日,规定收回兵营的期限到了,费渊迫于压力,腾空了荷兰兵营的房屋。1月16日,美国兵营全部腾清,法国兵营也在布告期限内全部腾空,还剩下最后一个英国兵营了,4月11日,以外交承认中国为由企业拖延的英国,被迫腾出兵营,交还中国。旧中国的历届政府都试图收回,成国国中之国的东交民巷外国兵营,但都无功而返。新中国以决绝的姿态,摒除了百年来西方列强,套在中国身上的各种桎梏,收回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交民巷的全部兵营,新中国在世界面前,表现了自己独立处主的人民国家的姿态。

[展开全文]

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第一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展开全文]

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解放战争的作战区域,进入到国统区,如何处置以四大家庭为首的官僚资本,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四大家族得指: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代表的庞大的家族势力,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其中,蒋介石与宋子文、孔祥熙是姻亲,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则是蒋介石结拜兄弟的亲属,自大革命以来,他们就相互援引,各取所需,形成了官商勾结,利益交织的国家垄断资本或称官僚资本,官僚资本集中了价值达到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操控了国家经济命脉,他们控制了全国银行总数的70%,产业资本的80%,控制了全部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他们把持着四大银行,经济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等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垄断了全国的石油、煤炭、钢铁等矿产资源,肆意发行纸币、债券、股票、倒卖黄金、聚敛财富,严重威胁了国家发展与人民生存,国统区内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抗议之声此起彼伏,游行队伍络绎不绝,即使素与国民党政权接近的傅斯年等学者也怒其不争,不断抨击四大家庭的贪腐丑相,振臂高呼,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

       1947年12月底,陕北米脂县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数九严寒难以抑制人们的激动之情,中共中央在杨家集召会议,毛泽东主席作了题为《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政治报告,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基于此,毛泽东主席斩钉截铁地指出,没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这是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败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束缚的生产力,毛泽东主席声如洪钟,报告不仅响彻了杨家集的会场,也迅速传播到战场前线,指导着接收工作的开展,在具体的没收过程中,态度坚决,严守纪律,遵循“宁缓勿急,宁慢勿乱”的原则,稳中求进,将四大家族等官僚阶级控制的银行、股市、矿场、企业等收归国有,对于曾为其服务的旧人员,则尽量冠宽大处理。一般的不用裁撤遣散的方法,而是合理的给予工作和生活的出路,该政策被形象地表述为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房子挤着住 ,没收工作也得以顺利铺开,官僚资本归国家经营,使得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重新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巩因新政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也为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全文]

要说农民最看重什么?农民最看重的是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历史上,每到朝代鼎革之际,均田地都会成为号召农民参与反抗最有效的口号。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真正帮助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早在1947年9月,为了巩固解放区,动员农民支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全国土地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份文件不仅肯定了1946年五四指示所提出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在实践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在这份文件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前,华北、东北解放区进行大规模土地改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巩固解放区土地改成果,推动乡村社会再造进程。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讨伦并通过了《土地改革法》,同时,政务院也颁布了《农民协会组织通则》等条例,确保土改顺利进行。随后,按照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总方针。党和国家逐步在拥有两亿多农民的新解放区开展了一场新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9年-1953年春中国共产党按照解放时间的先后进行土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仙从1949年冬天开始,第一阶段从1949年冬天-1950年春。主要是在已具备土改条件的华北城市郊区和河南小等部分地区展开土改试点工作,在南言开展清菲反霸,减租退押工作,为全国实行土改做准备。第二阶段从1950年6月-1952年12月。在西南等地开展土改工作。第三阶仙从1952年冬-1953年春,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封建主义的基础被彻底打垮。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使得广大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20%上升到80%左右。贫雇农则由70%下降到10%到20%左右。农村的权力分配发生重大变化,地信、宗族势力退出,农会成为农村权力的拥有者。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使得广大农村的经济状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1950年至1955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8%,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6.8%,棉花总产量年均增产17%,粮食亩产量亦有较大提高,以粮食为例,每公顷产量,由1949年的1035公斤提高到1425公斤,年均递增5.5%。新中国土地改革,推动了农要垢移风易俗,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在农村得到广泛传播,巫婆,神汉被取缔,早婚,溺婴等恶习被革除,农村中的”二流子“被改造。自由恋爱的风气逐渐在农村中流行,劳动光荣的新习俗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不仅实现中国几千年以来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土地梦想。而且向现代化工业国家迈进奠定的坚实基础,没有广大农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奉献,就没有中国的工业化。从现在看,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全国农业合作化的推行准备好了基本条件,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证明,在农业合作化条件下形成的土地制度,非常适合中国农村生产力落后的现状,符合农民的心理需求,能最大限度地调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决定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研究清楚新时期农民的心理状态与基本需求,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是改造农村的必由之路,

[展开全文]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在这三个法宝中,党的建设是关键,因为党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两大武器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大革命时期,中共产党制定并实行了与国民党合作发起和领导国民革命,打倒北洋军阀的政治路线,在这一政治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了从中央政治局到基层支部的各极机构,党员数量从1923年的400多人,发媕娿到1927年国共分裂时的57000多人。由于党没有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极端重要性,没有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大革命最终失败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不畏敌人的屠刀,独立担负起了领导中国革命的艰巨重任,发动土地革命,开展武装起义。党的建设进入了确立党对军队的绝队领导的新阶段。1927年9月底,毛泽东在三湾村整顿秋收起义的部队,在军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排设立党小组,连有支部,营团设立党委,重大问题须有党委讨论通过,三湾改编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确立的重要开端。随着土地革命的展开,大批农民纷纷加入党组织,积极参军保卫革命果实,随着大量农民进入到革命队伍中来,党组织和军队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如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平均主义,流寇主义,盲动主义等都表现出来,毛泽东指出当时队伍的不良现象时说:”有大烧、大杀、大抢的,有大嫖、大赌、大吃、大喝的。这些不纯思想和表现严重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使党有成为农民小资产阶级意识的尾巴的危险,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继续前行的重任。1929年12月底,红四军召开的古田会议,通过采取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措施,系统解决了将以农民为玉力的军队,改造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同国民党合作的过程中,以王明为首的教条主义者,不顾国民党消灭共产党之心未变的实际提出了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口号,对国民党让步过多,对王明这一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做法,毛泽东进行了抵制,如果不解决党的指导思想上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就无法团结起来夺取革命的胜利。1942年,全党开始了整风运动,主要任务是:整顿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以端正学风、党风和文风。整风三顿,就是一个无产阶级思想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整风的办法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风的武器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主要是自我批评,整风运动的开展,使得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1945年4月,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标志着通过四年的整风运动。全党达到了队伍的高度团结和思想的高度统一,胡乔木曾经说过: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有可能夺取抗战的胜利和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多行不义必自毙。到1949年3月,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日 可待。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警告全党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能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中和俘虏,并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给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定了六条戒律:一,不做寿二、不送记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马克思)恩(恩格斯)列(列宁)斯(斯大林),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西析坡是立规距的地方,历史经验昭示我们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要党的建设工作刚健有力,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展开全文]

      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篇就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命题。区分敌人与朋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开始注意到了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指出:目前中国革命的最大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因此中国元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推翻军阀及其后台帝国主义的统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1922年7月,中共二大作出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国民党合作推时国民革命的开展,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倡导的革命联合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联合起来,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由于当时的共产国际和中共的领导人,未能正确处理眹合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尤其把军队领导权交给国民党掌握,因而,当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革命力量还手乏力,损失惨重,中国革命也因此陷入了低潮,大革命的失败给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课,血的教训表明,代表资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有反革命和反革命的两面性,不可能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在1925年指出:无产阶级最可靠的朋友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农民阶级。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了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于是发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1年,依靠农民、工人和工翼文化人等的 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推动了中国革命新的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倡导团结一切爱国反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中共再古曲网向全国人民发出,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提出了愿意与国民党等党派阶层合作,携手共赴国难。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就标志着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后的八年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抗日为最大的政治,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因势力的策略,在根据地普遍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争取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其他中间力量,在国统区与主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建立产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求和平求民主的强烈渴望,拒绝中共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善意,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以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光明的新中国为目标,在国统区,中共产党号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力量,工人、农民、商人、学生等阶层共同反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这就形成了反蒋的第二条战线,反蒋的第二条战线与解放区反对蒋介石的军事斗争的第一条战线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8年5月1日,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等建议,得到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海外侨胞的积极响应,这标志着蒋介石政府已经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1949年4月,失去民心的蒋介石政权垮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22年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建立了一个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采取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广交朋友,克敌制胜,最终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统一战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共产党,争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展开全文]

     1938年11月,毛泽东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开展武装斗争,必须有武装力量作凭借和依靠,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而凶恶,都是武装到牙齿,不打他们是不会倒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启发工作觉悟,积极维护工作利益。还没有认识到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1927年,毛泽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烟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1926年7月指出,本党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也是随时都必须准备武装暴动的党。尽管如此,当时对直接掌握军队的重要性,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北伐开始后,共产渐际派来的顾部鲍罗廷 要求共产党革心充当国民党的苦力,不允许共产党独自武装暴动和夺取地方政权。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也没有把武装斗争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去抓,大革命失败与这两方面有重要关系,基于大革命失败惨育的教训,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武装斗争和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八七会议提出了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经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等一系列的武装暴动,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创建人民军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胜利之路,土地革命初期,毛泽东、朱德等在同敌人交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作战口决。1931年到1932年,面对敌人的重兵剿,毛泽东等指挥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以十六字决为战术,牵着敌人鼻子走,将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寻机歼灭敌人,以少胜多。打败了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的三次围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主要武装力量,面对凶恶而嚣张的日本侵略者,在敌后战场灵活机动的开展游击战,适时地进行动动战,零敲牛皮糖式的消灭敌人,敌我力量呈现出彼消我长的态势。1945年8月日投降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规军超过了100万人,民兵200多万人,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和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中坚力量。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数量和装备上,均处于优势的国民党军,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不求一城一地的得失,以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在4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军队越打越小,越打越弱,解放军愈打愈多,愈打愈强,最终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完胜了800万美械装备的蒋军。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民政府覆灭。毛泽东指出:尽管敌人熟悉我们的战略方针,仔细研究我们的战术,寻找破解的办法,但都无济于事。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日本侵略军也好、蒋介石领导的军队也好,他们发动的是反人民、非正义的战争,他们发动的是反人民、非正义的战争,就逃脱不了最终失身高的下场。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武装斗争,战胜强大敌人而取得的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也是毛泽东把武装斗争,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全文]

      1949在中国近现代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这一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949年3月25日清晨,一列火车从河北涿县徐徐驶出,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里程。1918年夏,青年学生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平,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这一次,他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上海解放前夕,党中央根据胜利发展的全国战局,决心加速战争进程,部署第一野战军向西北进军,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第三野战军进军东南,并准备解放台湾。第四野占军向中南进军,争取年内基本解放全国大陆地区,万里江山即将换新颜,新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国内外都在密切关注着,毛泽东很快给出了答案,6月30日,毛泽东在庆祝建党28周年大会上,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讲话,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毛泽东意味深长地指出:“在过去28年的长进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以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为建立产新中国,召开新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被提上议事日程。1949年6月15日到19日,新政协筹备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为即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准备了建立新中国,所必须的各项文件,新政协筹备会议任务完成后,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开一届成功的政协会议,中共中央广泛邀请了社会各界代表,毛泽东更是亲笔给一位重量级特邀代表写信,表达了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的心愿。8月28日下午4时,当她从沪抵达北平前门火车站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集体迎接,她就是宋庆龄。中共中央对宋庆龄的尊敬与至诚在新中国筹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政协代表齐聚北平,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商国是给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引起了代表们的极大关注。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建议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大多数代表的认可,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新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的致辞让许多代表热泪盈眶。会场掌声经久不断,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9月25日,毛泽东等与代表一起协商方案,在讨论《义勇军进行曲》是否作为代国歌时出现了争议,新中国就要成立了,我们还是处于最危险的时候吗?毛泽东一捶定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过时了吗?我看没有。1949年9月27日,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通过了定都北京,公元纪年和国歌、国旗的决议案。9月29日,会议决定将《共同纲领》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基本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政治经济等制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通过,形成了新中国建立的法理根据,9月30日,政协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毅、周恩来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傍晚时分,毛泽东率政协全体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的铿锵之声,久久高场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这一夜,毛泽东彻夜未眠。第二天黎明,他将迎来中国历史上一个新世纪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隆重开幕,毛泽东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天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展开全文]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的硝烟逐渐散尽,漫天飞舞的雪花,预示着农历已丑年的好兆头。1948年秋冬,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军被歼,动摇了国民党政权的根基。1948年12月12日,淮海战役激战正酣,中央军委即致电总前委,明确提出淮海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随着淮海战役的结束,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1949年的春天,长江两周日开满了油菜花,香气四溢,指战员无瑕欣赏美景,所有的忙忙碌碌都只为了一个字“水”。我军官兵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性,各部队给干部战士介绍江情,组织大家到江边看水,到群众中访水,请老船工到部队讲水。1949年元旦,两种不同的新年献词,预示了国共两党这一年的两种命运,这一天,日暮途穷的蒋介石在美国的授意下发表了一篇求和的《新年文告》。这一天,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亲笔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人愿意和南京国民政府进行谈判。4月1日,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开始和痰谈,为表示诚意,中共中央数度推迟渡江时间。4月15日,国共双方和痰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4月20日签字。但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21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渡江大军中集团的晚饭吃得特别早,各连炊事班都多作了几个菜,还备了酒,各级领导都下到了连队作了简短的战前动员。这天夜里,我渡江大军中集团首先渡江,从芜湖裕溪至枞阳镇100余千米间江面上千帆竞发,强渡天堑,将敌千里江防撋腰斩断。21日,东集团由泰州七圩港至黄港地段渡过长江,同时,西集团分别由池州石几头至前江口等地段登船起航,突破国民党军江防,截断了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4月23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南京中共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接应下,第三野战军部队胜利进占南京,冲进蒋介石的总统府,降下国民党青天白日旗,宣告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解放南京当天,毛泽东在北平双清别墅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战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蔻,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就在我军渡江之际,  美英等国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虎视眈眈,渡江战役发起当天,英舰紫石英号,闯入我三野八兵团控制的江面。炮击我军阵地,我军前线指挥员下令坚决回击,击毙其舰长,迫使紫石英号升起白旗,大英帝国首次在中国土地上升白旗,象征着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声明严正要求。人民解放军要求英、美、、法在长江、黄浦江及在中国他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在我军攻占上海时,英、美等国军舰撤出吴淞口,未敢武装登陆直接干预。5月3日,杭州解放,5月17日,武汉解放,5月22日,南昌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2日,崇明岛被我军占领,渡江战役至此结束,歼敌43万余人,成为解放全中国的奠基礼,迎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渡江以后,粟裕在三野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渡江战役的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单从军事上去看国民党的奔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去看。我们不仅在军事上过了江,而且在政治上过了江。在政治上过了江这句话耐人寻味,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夺取全国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