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党的十八大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世界经济史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创新引领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继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之后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 析。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一收入分配制度是在中国改革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大体说来,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根 本改变,这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了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 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 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11
认真学习
1A
1C
3C
4C
7C
8A
9C
10C
11C
15B
17C
18C
20B
21A
22B
23C
28C
29C
31 NO B
32A
34B
35D
36AC
37A
38BC
39BD
40C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