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技术:是指在信息科学的基础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1、信息技术的分类:(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3)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
2、信息技术的特征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 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与其他技术的特征--信息性 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 。速度哦越来越高 容量越来越大
(2)综合化。包括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3)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二是有利于综合。
(4)个人化 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
二、 1、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信息检索全称为“信息存储于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喝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为“信息存储与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出用户所需要的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包括3个方面含义: (1)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检索的技术或方法、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 (2)由信息检索原理可知,信息的存储是实现信息检索的基础。这里要存储的信息不仅包括原始文档数据,还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首先要蒋这些原始信息进行计算机语言的转换,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否则无法进行机器识别。 (3)待用户根据意图输入查询请求后,检索系统根据用户的查询请求在数据库中搜索与查询相关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匹配机制计算出信息的相似度大小,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蒋信息转换输出。
2、信息检索类型: 信息检索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信息检索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是要检索出包含在文献的信息本身,而文献检索则检索出包含所需信息的文献即可。按检索途径划分:直接检索、间接检索 按存储的载体和实现查找的技术手段为标准划分:手工检索、机械检索、计算机检索。 3、信息检索的四要素 (1)、信息检索的前提--信息意识 :所谓信息意识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从判断该信息是否能为自己或某一团体所利用,是否能解决现实生活实践中某一特定问题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信息意识含有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层面。 (2)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源 信息源的定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文献术语中},蒋信息源定义为: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信息源的类型有: (1)按照表现方式划分:口语信息源、体语信息源、实物信息源和文献信息源。 (2)按照数字化记录形式划分:书目信息源、普通图书信息源、工具书信息源、报纸、期刊信息源、特种文献信息源、数字图书馆信息源、搜索引擎信息源。 (3)按文献载体分--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性 (4)按文献内容和加工程度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按出版形式分--图书、报刊、研究报告、会议信息、专利信息、统计数据、政府出版物、档案学位论文、标准信息。 4、 信息检索的核心是信息获取能力,包括四个方面 : (1)了解各种信息来源 (2)掌握检索语言 (3)熟练使用检索工具
(4)能对检索效果进行判断和评价
判断检索效果的两个指标:查全率= 被检出相关信息量/相关信息总量(%)
查准率=被检出相关信息量/被检出信息总量 (%) 5、信息检索的关键:信息利用 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不断的生产一流通一再生产的过程。为了全面、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知识和信息,在学习、科学研究和生活过程中,信息检索的时间比例逐渐增高。 6、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步骤与检索方法 基础检索步骤: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手段包括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两种形式,无论使用何种检索手段,其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步骤相同,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确认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文献检索的目的。(2)分析咨询问题(3)根据检索课题提出的已知条件(例如:年限、地域、学科、主题、书名、刊名等)设计检索方案,确定检索步骤,选择检索工具。(4)折行 检索方案,提供检索结果。 7、通用检索方法有以下四种:(1)直检法是依据检索课题提供的已知条件,直接借助资料型工具书或有关的数据库检索文献信息资源的一种方法。